英国私立学校竟然还有家长课堂!(四)
这节课之前,所有的人都完成了第一次play session,所以这一次大家主要分享了play session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。
我和另一个妈妈分享了我们录的视频,大家一起观看了其中的一部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。
之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新的技巧。
Part 1 本周的故事和play session的分享点评
所有的家长都反映,最近跟孩子的相处特别好,我也是同样的感受,彷佛在不经意间,换了一个我和娃。
第一次的play session感受都非常棒,之前我们都担心,半个小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,只是跟孩子玩儿,而且还得听从孩子的指挥,会不会很无聊很难熬,结果大家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,我甚至连5分钟提醒都没有做到,因为我第一次看表的时候已经28分钟了。
大家看了我和另一个家长的录像,老师说我们做的都不错,每次孩子说话,都给了及时的回应,即使是“嗯”“哦”也是可以的。
还记不记得上次我说有个爸爸家里有4个男孩,老大老二是双胞胎,他跟其中的一个孩子做了play session,因为老师说先集中跟一个孩子完成10周的练习,但是他觉得两个孩子年龄一样,性别一样,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借口让另一个不能参加的孩子接受,所以他决定下周开始找两个不同的时间跟两个孩子分别进行play session,虽然时间上付出更多,但明显感觉这个爸爸的心理上放松多了。
有一个孩子在play session结束后死活不肯离开,哭的很难过。老师对家长说,她做的很对,即使孩子哭的很厉害,家长仍然坚守了界限,陪着孩子,但不屈服,这一点对于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非常重要。
这是一个孩子挑战界限失败的例子,家长在坚守界限的时候,不要怀疑自己,只要陪着孩子就好。
这个不肯结束play session孩子因为太喜欢play session了,以至于她还要设计一个自己的play session邀请妈妈来参加,好可爱呀!
闲话唠了不少,下面进入老师的讲解时间。
Part 2 基本界限设置ACT讲解
基本界限设置ACT
从说出孩子的名字开始,然后要
A:承认孩子的情感或需求
C:明确、清晰、简洁地规定界限
T:提供孩子可以接受的替代选择(根据孩子的年龄提供一个或多个选择)
在play session中,我们必须设置一些基本的界限,比如不可以伤害自己和妈妈(爸爸),不可以故意破坏玩具,play session的时长是30分钟等等。
如果孩子想要打破这些界限时,我们可以采用ACT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遵守界限。
以如下场景为例来讲解一下:
儿子说那个巨大的充气沙袋是一个坏人,他一直用飞镖枪来射击这个“坏人”。然后他看到了(陪他做play session的)我,于是他也瞄准了我,笑着说,“现在你也是一个坏人了!”
如何使用ACT方法呢?
A:承认孩子的情感或需求(我们的语气一定要充满同理心和对孩子的理解)
“大宝,妈妈知道你觉得对妈妈开枪和对沙袋开枪一样也很有趣。”
孩子会明白,父母认可并接受了他们的感受、愿望和期望,但这不适用于所有行为,只是要用同理心来反映孩子的情感,这通常能减轻情感或需求的强烈程度。
C:明确、清晰、简洁地规定界限
“但是妈妈不可以被当作靶子哦。”
T:提供孩子可以接受的替代选择(根据孩子的年龄提供一个或多个选择)
“你可以假装洋娃娃是坏人之一(指着洋娃娃),然后射击它。”
这一点的目标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情感或他的原始行为的出口,同时让他有机会锻炼他的自我控制能力。
注意:指向新的目标有助于重新引导孩子的注意力。
什么时候要设置界限?
“在play session的过程中,只有当需要设置界限的时候,我们才需要设置界限。”
上面这句话看似是一句废话,其实它想表达的意思是,我们给孩子的界限设置越少越好,这样才能让孩子可以更多的自由表达,而且我们也更容易保持一致,毕竟一致性非常的重要。
一般来说我们只出于以下四个原因来设置界限:
- 保护孩子不伤害自己和父母
- 保护家里的贵重物品
- 维持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可接纳程度(因人而异)
- 维持play session的一致性,比如时间长短、可玩的玩具及区域等
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在家里需要太多限制的区域(比如很多易碎摆件的房间)进行play session。
在设置界限之前,我们先问问自己:
- 这个界限很有必要吗?
- 我可以一直坚守这个界限吗?
- 如果我不对孩子的这个行为设置界限,我能保证自己永远接受这个行为,接受孩子吗?
我们可以用ACT的方法提前明确一些界限,比如
- 不要打或射击父母
- 不要在地毯上玩橡皮泥
- 不要故意破坏玩具等等
其实孩子们很明白play session与日常生活的不同,他们明白在play session中的宽松度远大于其他时间,并不会在日常生活中试图挑战一些在play session中没有的界限。
如何设定界限?
界限不是惩罚性质的,我们应该坚定冷静、基于现实地陈述。
在承认孩子的情感或需求后(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),我们可以冷静的说:“橡皮泥不可以在地毯上玩哦”,就像我们说“天空是蓝色的”语气一样,然后别忘了之后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。
不要试图强迫孩子遵守界限,孩子可以决定他是要遵守还是突破界限。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的工作是始终坚定地执行这个界限,并且一定要有耐心。
其实就是我们在很多育儿书中看到的那句名言:“温柔而坚定。”
对孩子来说,这是一种新的体验,也许需要多次陈述我们设立的界限,来帮助孩子逐渐控制自己的行为。
为什么要建立一致的界限?
一致性界限 -> 可预测的、安全的环境 -> 安全感。
一致性的界限让孩子有安全感,也会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,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因为它允许孩子经历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和决策之后的后果,而且他们也会慢慢学会遵守现实世界中的界限。
Part 3 基本界限设置案例和练习
案例一:大宝在play session时选择了用胶水做手工,玩着玩着,她决定把胶水瓶子放在你的头上,并假装要把胶水挤在你的头发上。
A:“大宝,我知道你觉得这样很有趣,”
C:“但是我的头发不能被涂胶水哦,”
T:“你可以在纸上挤满胶水。”
语气要保持轻松幽默。
案例二:play session结束了,你已经提醒了小明两次,但小明因为你坚决不让他多玩一会儿而生气了,他开始打你。打人是不被允许的,所以要立即先进行ACT的第二步,然后再把三个步骤完整的进行一遍。
C(坚定的):“不可以打人。”
A(充满同理心的):“我知道你(因为不能继续play session)生气了/有点沮丧,”
C(坚定的):“但是打人是不可以的。”
T(中性的声调):“你可以打这个充气沙袋或者打这个枕头。” (指着沙袋或枕头)
案例三:在play session中,小然和你在进行泡沫剑对战,然后小然用泡沫剑打了你的脸。
A:“小然,我知道你很兴奋,”
C:“但是不可以打我的脸。”
T:“你可以打我的剑或者打那个沙袋。” (举起剑来或者是指向沙袋)
案例四:play session进行了15分钟时,妞妞说她想要离开去楼上玩游戏机。
A:“妞妞,我知道你想要现在就去玩游戏机,”
C:“但是我们的play session还有15分钟结束,”
T:“结束了你就可以去玩(游戏机)啦。”
案例五:小青想要玩儿医生游戏,她请你扮演她的病人。她要求你拉起上衣,这样她就可以听你的心跳。
A:“小青,我知道你想要我像真的看病那样拉起我的上衣,”
C:“但是我的上衣通常是不可以被拉起来的,”
T:“你可以隔着我的上衣来听我的心跳。” (边说边拿起听诊器,并把它放在你觉得舒服的位置)
给出界限这里(C的部分),英文的建议说法是
“People aren’t not for hitting.”
“My shirt is not for pulling up.”
大家意会一下如何翻译,我总觉得我翻译的可能不太对。
练习:想象一下你可能需要给你的孩子设置界限的场景,并把它们记录下来。
场景:
A:
C:
T:
Part 4 家长注意事项
- 牢记陪伴原则(Be-with):“我在这儿,我听到了你,我理解你,我关心你,我为你高兴”。
- 我们的非语言行为很重要,比如表情和语气要跟说出的话是相对应、我们整个身体都面对孩子、尽可能的靠近孩子等。
- 尽量避免问问题,更多地使用陈述句来描述孩子的行为和情感,相信自己的直觉,有时我们可能不太确定,但如果说错的话,孩子会纠正我们的。
- 想要赞扬孩子的行为或者意图时,通常用“你”来开头。
- 尽可能的接纳孩子、给孩子在play session中最大的自由度、相信孩子有能力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去玩儿、相信孩子天生值得被尊重和珍视、相信孩子有能力自主引导和解决问题。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语句:
- “你想要知道……”
- “在这里,你可以自己决定。”
- “你想要它怎么样都可以。”
- “全都听你的。”
- “嗯,我想知道……”
- “告诉我你想让我做什么。”
- “我应该说/做什么呢?” 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?”(假装你们在进行表演,孩子是导演,我们是演员,没有台词本,全靠导演的临场发挥)
- “你知道你想要做什么。”
- “你决定要(这么做)……”
- “你做到了!” (重要的是我们的情感要和孩子的一致)
- “就像你想要的那样,你做成了!”
- “你想到办法了!”
- “你解决了这个问题!”
- “你非常努力的在……”
- “你下定决定要……”
- “你看起来很开心/自豪/伤心,因为……”
- 在需要引入界限的时候使用ACT方法,让孩子在感受到我们的理解之后,可以慢慢的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。
Part 5 本周作业
- 完成界限设置ACT的练习表
- 在play session开始之前再次阅读
- 基本界限设置ACT(今天的Part 2)
- 家长注意事项(今天的Part 4)
- Play session过程清单(上一节的Part 2)
- Play session Dos和Don’ts(上一节的Part 3)
- 同一时间和地点再进行一次Play session
- 完成附录的play session笔记
- 留意自己在play session中的某一种感受
Part 6 我的第一次play session
- 时间没有掌握好,因为时间过得太快了
- 不太会描述孩子正在做的事
- 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移动我的位置
- 不知道跟孩子的交流对不对
- 很紧张会不会不小心把物体的名字说了出来
Part 7 我的近期感受
我首先想说的是,很多道理我们好像都知道,但是如果没有做的话,那就是0;如果开始做了,就会像复利一样,即使每天只做一点点,对亲子关系的积极累积作用也总有一天会惊呆了我们。
就比如,我现在在努力实践第一节课中的reflective responding。以前我也会听到孩子的每句话(我自己这么觉得,可能其实并没有),但是我经常给出的回应是“哦”,“是啊”,我代入孩子的角度想想,他可能会觉得妈妈好像不想理我,妈妈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?
现在我在试着做到“句句有回响”,孩子每说一句话或者一件事,我一定会给他一个积极的回应,比如关注他的情绪、肯定他的观点。
举个例子
有一天他跟我说“妈妈,我真想要一个房车啊!”
如果是以前的我,大概会这么说,“哎呀,你之前不是还嫌咱家房子小吗,房车可比房子更小,恐怕会不太舒服啊!”
我本意是想要让孩子觉得我们已经拥有(房子)的幸福,而不要去想着没得到(房车)的遗憾,但其实孩子可能根本没想这么复杂。
这次我是这么回应的,“哇是啊,有个房车多么好啊,这样就可以走哪住哪了!”
我想孩子肯定是听到后者会更开心,更愿意跟我们继续聊天。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总否定总扫兴的人聊天吧!
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,实际上我们同时也做到了很好的倾听,倾听在任何的关系中都是多么的重要啊!
最近刚读完了一本《纳瓦尔宝典》,我还跟儿子分享了里面我觉得很有道理的两段话:
“愤怒就像手握着烧红的热煤球,想要扔给别人,实际上最后受伤的是自己。”
“追求幸福其实是一项技能,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帮助自己,这个练习就是在每次遇到一件你觉得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,花几秒钟去想想它好的一面,直到有一天你不需要刻意思考,自然看到它的好的方面时,你就拥有了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,拥有了幸福的能力了!”
我已经看到复利的作用了,大家共勉!
附录 Play session笔记
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?
我了解到关于孩子的事
孩子表达出的情感:
孩子玩了的主题:
我了解到关于自己的事
在play session中我的感受:
我觉得我做的最好的是:
对我来说最难的/最有挑战的是:
有什么疑问吗?
下次的play session中我想要重点学习的技巧是:
附录 表达情绪的词
相关文章
Leave a Reply